“社会服务,一直都是我们高职教育应当关注的重要方面和需要提升的重要环节。”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院院长、智能物流研究所所长王自勤教授在杭州大光明通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时如是说。社会服务,是学校所承担的教育部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双高”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长期在高校教书育人的老师们迈向“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为了切实解决“双高”建设社会服务板块面临的困难,撬动专业群产教融合的强大支点,提升专业群办学实力,本着“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省委省政府要求,2020年7月14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王自勤、张妮佳、郭星明、周建荣、马荣飞偕同智能控制专业室骨干教师,集体下沉企业,到访杭州大光明通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学校教务处副处长陈开军也出席调研活动并作了发言。此次调研的主题,既面向供应链集成服务生产制造第一线,又全面对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党建、学工等高职教育诸元要素,是学院“双高建设”校企合作谋求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的一个亮点。
杭州大光明通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移动通信、机电设备、工业控制、动力环境智能检测系列产品设计研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软件企业,公司拥有60多项软件著作权、16个发明专利,多项产品荣获国家新产品证书。公司董事长沈国平同时还是学校智能控制专业室骨干教师,长期以来,他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肩挑起,在务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一路前行。2016年以来,沈老师历年亲手传帮带出来的技术能手有44人,其中孙陈忠、裘凯斌等21人现已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在培养这一批批优秀高职人才的同时,沈老师还潜心经营,于2016年率领公司完成股份改制,实现新三板上市,产品远销俄罗斯、巴基斯坦、越南等国,在动环智能检测领域已然跻身全国六强,成为佼佼者。
其实,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院,类似沈老师这样的依托专业,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的两栖甚至多栖教师人才是不少的。如何把教师身上的这种“本事”,通过言传身教,薪火相传,传递影响一代代的莘莘学子,为祖国建设培养更多合格人才,业已成为当今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严肃命题和质量砝码。在参观调研活动随后进行的现场办公会上,与会校企双方热烈交流,围绕“现代学徒制教育怎么开展?”“技术技能研发与传承中心建在哪儿?”“‘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如何为更多的教师服务?”“教师的专利论文从何而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如何实现共生共赢共荣”等等诸多议题,领导、专家、教师围坐煮茗,观点碰撞,时而条分缕析,时而高谈阔论,充分展示了专业群建设集体团结一心,共谋双高大计的精神和智慧。
此次企业调研,集中研判了教师在开展社会服务和“双师型”建设中遇到的机会和挑战,进一步厘清了学生跟岗、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思路和途径,一着社会服务的妙棋,盘活了双高建设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围绕“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目标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王自勤院长在最后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此次现场办公调研的意义和成果,对于调研中各方面提出来的思路和做法,将结合“双高建设”的稳步推进,逐一研究落实,力求把关系全体师生职业生涯发展和学业成长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