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院
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首页  学院新闻>>正文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2015-06-26 9:28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顺丰订单班部分优秀学员采访录

2014年12月26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顺丰速运校企合作组建顺丰订单班正式签约,开始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2014年12月31日,从报名的70余人选拔32人进入订单班,顺丰订单班组班完成;

2015年1月4日,顺丰订单班第一堂培训课;

2015年1月8日,顺丰订单班培训结业考试;

2015年1月15日,顺丰订单班实操第一天;

……

2015年5月,林仙仙学员完成1143单,刘清兰学员完成1038单(已达顺丰公司资深客服人员水平),另有7人上400单。

订单班从组建一开始就得到了学院和公司双方领导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在刘燕林与赵月两位师傅的辛勤培养下,在学员们全身心投入下,短短的半年时间,顺丰订单班经历了一个如婴儿般呱呱坠地到而今的孩童般茁壮成长的过程,如今,订单班越来越壮大了,学员们的工作热情越来越高涨,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业绩也越来越喜人。今天,我们有幸地约到了订单班几名优秀学员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记:在大学里同学们的课时都比较多,也有不少的课余活动,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参加顺丰订单班?

李洁:首先我觉得如果在学有余力时,能提前体验物流方面的实践工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们都是物流专业的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主要目的所在,因为通过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物流知识。其次,我认为充实的生活让我感到满足,并且这些经验也将成我人生道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P311313李洁

记:在顺丰订单班忙碌的工作中,是什么给予了你动力?

方丽敏: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就像平常去学习新的知识一样,对工作充满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不管眼前的工作是否忙碌,不断努力为将来的工作积累经验,这些都能使我更快的适应新的工作。我们团队之间的合作,也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团队成员之间的友爱,让我们的工作充满活力。

P311313方丽敏

记:顺丰订单班成立至今,学校和企业给你们提供了哪些帮助?

陈如: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提前体验物流方面的实践工作,熟悉现代物流其中的一些环节;而企业提供我们这个难得的机会,通过体验,我们更明确了我们自己的人生目标。总之,很感谢学校和企业共同创建了这个顺丰订单班。

P311314陈如

记:在工作中,你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林仙仙:在工作的时候,因为自己起初沟通协调能力的不足,没能处理好一些问题,有时会遭到顾客投诉,导致自己的心情也随之受到影响。

记:那你是怎样解决这困难的?

林仙仙:我选择站在顾客的角度,假设如果是我遇到顾客的问题,我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我会是希望得到怎样的一种服务态度。并且不断的努力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在每天的工作中都有进步,让自己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P311313林仙仙

记:在这过程中有一些同学有退出的想法,那又是什么让你坚持到最后?

马伟惠:当初选择参加顺丰班,我觉得我能留下的就是坚持不懈。起初,我们不大明白坚持的意义,会经历一段时间的煎熬,然而就在0.1秒的选择中,我们成功地解救了自己。其实,我也曾经迷茫过,失去对工作的热情,也曾因为各种小情绪,动摇过。后来不停地自我激励和自我反省,在放弃和坚持之间不断抉择的时候,最终还是理性战胜了感性,因为我觉得做事情就得有始有终。而朋友的安慰,老师的关心,更坚定了我一直走下去的决心。

P311414马伟惠

记:你在顺丰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刘清兰: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耐心与细心一直与我同在,而更重要的是坚持,那一份不可想象的正能量,引领着我走向成功。

P311113刘清兰

记:感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同时也祝你在今后的工作中成就更完美的自己。

也许,他们会因为一个投诉而垂头丧气;也许,他们会为重复的工作而抱怨。既然,当初选择了顺丰,他们认为留给顺丰最宝贵的就是坚持不懈。如果想问他们为什么一路走到了现在,或许是因为暖心的谢谢,或许是助人的满足,但这些都是他们工作无限的动力。同样的电话,因为他们的态度和能力,却有着不同的结果,而他们生活中的心情也因此有所改观,在生活中不断的成长,那不正是工作的意义吗?意义虽然不大,但这却是他们认真付出所收获的劳动成果。最后用诗人汪国真的一句诗来概括他们的现在: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让我们坚信,现在的忙碌,都会有美好的将来!

撰稿人:韩君

新闻宣传中心

关闭窗口

 

Copyright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联系电话:0571-86928090 
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正街66号 邮编:310018 Email:wljs@zjtie.edu.cn  浙ICP备09058249号